“十四五”全国进入科技驱动发展的文旅时代,科技助力产品形态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其中,就为展览提供知识的本质职能打开了更多的可能。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如同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活动。
数字体验展展示内容直观,展示方式趣味性较强,沉浸式交互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但是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有专门的交互体验空间,数字体验展一般应用于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文博机构。
1
博物馆多媒体五大展项
目前,博物馆常见的多媒体展项有全息投影、互动投影、虚拟现实、三维立体、数字沙盘,等等。
2
中国博物馆的沉浸式探索
裸眼3D全息投影、故事听筒、体感翻书……这些高大上的科技互动项目,就“藏”了在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北关·石牌坊廉政文化基地。
隆昌作为“中国石牌坊之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石牌坊群。现存的17座造型宏伟的石牌坊,雕刻精湛、寓意深远,矗立千年古驿道上,静静讲述着清廉、孝善……看到石牌坊,不稀奇,但是“活着”的石牌坊,你有体验过吗?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一键改变你对石牌坊的深刻印象。
此次隆昌石牌坊旅游区创建省级廉政文化基地主要对石牌坊、牛树梅、恤嫠会、栖流所4个展馆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面完工,并于5月1日正式对外试运行。那么,这个文化基地有哪些新看点?
-大型体感虚拟互动-
回收实现“翻书”
使用体感设备进行动作捕捉,挥动手臂就能实现"翻书”的效果,动画与文字相结合的牌坊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德政文化、廉洁文化、仁爱文化。
-多媒体数字沙盘-
结合光电声的多媒体数字沙盘
利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将LED电子屏与数字沙盘相结合,简述着隆昌石牌坊的发展与变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动感捕捉技术,呈现出隆昌作为古道驿站,在历史长流中的重要交通意义。
-沉浸式数字体验-
印刷着石牌坊赋的夏布
呈现在仿真石牌坊模型上的裸眼3D效果
利用全息投影和音效,实现无需佩戴3D眼镜就可以感受立体画面左右两侧的夏布,节选自牌坊赋中的内容。
-青石材质互动体验-
青石材质体验
隆昌因丰厚优质的青石资源,自古有”青石之城”的美名。在这里,通过人机互动,更加深入了解青石的材质和作用,让朴素的青石变得”会说话”。
除此之外,还有互动翻版、互动拓印、故事听筒等多项科技体验,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寓教于乐,感受科技给你带来的全方位感官体验。
如今,石牌坊作为一种具有纪念性的独特建筑物,不仅纪念先人的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更多是寄托着子孙后代崇高的敬仰之情。
国内最大的龙泉青瓷专业博物馆
龙泉青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国两晋时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出如冰似玉的青瓷,开创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
-云游青瓷出洋之路-
这是一幅山水画卷,仔细一看每个窑口都有动态的人物,他们在干嘛呢?滑动下方竹排进度条,点击屏幕上的亮点,欣赏完整的瓷器烧造盛世。从瓯江之源到东海之滨,看龙泉青瓷是怎样从一微尘,一培土制成精美瓷器送至温州港远销海外。
-与文物“一眼千年”-
拼接大屏展现了自南朝到清代珍贵龙泉青瓷的美轮美奂。点一点,放大 、缩小、 旋转,还可以多人同时操作,别忘了给你喜欢的文物点赞哦。
-镇馆之宝触手可及-
这个玻璃可以点!触摸屏幕,透明显示屏亮起,这件镇馆之宝五代五管瓶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跃然眼前。随意调节文物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与欣赏。点击“国宝档案”,深入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
-巧夺天工的工艺-
用六块触摸屏生动形象的讲解龙泉青瓷的制作流程与工艺特点。
采土为料:
修胎成器:
装饰素烧:
千峰翠色:
伴随着动态场景、语音讲解展示了龙泉青瓷远销海外的景象。还想了解更多的展馆内容的话,就快去虚拟展馆身临其境畅游青瓷的海洋吧。
“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展
2020年,“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展对外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改陈后的展览以新风格展示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以新理念及现代科技手段带来全新体验。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展厅空间包括:主展厅——勇立潮头、遗址厅——中华第一舟、部落学校(第二课堂)。
-艺术表现方面-
展厅的形式设计依据内容传播需要与氛围营造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手段信息组团展示,展览紧扣“遗址原址保护”这一特点,以“考古”作为核心元素,布展上充分彰显考古元素,吸收浙江史前考古最新成果,用“故事性”叙事方式重构跨湖桥文化脉络,多层级版面和高科技手段结合,增加知识性、趣味性、沉浸感。
-多媒体设计及互动体验设计-
展览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研发创意展项、根据内容需要创作雕塑绘画艺术品、景观模型场景、光影艺术装置等四十余项辅助展品,丰富展陈形式,增强传播效果,激发观众探索兴趣,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观展诉求。
《8000年前的古湘湖生境》综合媒体展项,将飞屏技术、裸眼3D技术与幻影成像技术进行整合,使考古发掘的动物骨骼局部标本通过数字技术活态化再现,观众可探索性了解古湘湖生境。
《独木舟制作流程》微缩场景展项,以雕塑手法分步展示独木舟制作过程,直观展示独木舟制作工艺与水平。
“部落学校”依据跨湖桥文化专属性定制研学课件,拓展教育新空间。特色陶器修复、跨湖桥厨房、捕鱼狩猎、考古发掘等互动体验,丰富青少年研学内容。
在未来,线下博物馆游览形态将被重塑,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主题游览路线;同时,博物馆内的文物数字化后将为展览带来更加流畅的知识架构和叙事逻辑。